枸杞子散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外台秘要》卷十二引《删繁方》。具有长阳气之功效。主治百病。
名称:
枸杞子散
功用:
长阳气
主治:
百病
目录
组成
枸杞子五升(1.4kg),干姜五两(150g),白术五两(150g),吴茱萸一升(270g),蜀椒(汗)三合(80g),橘皮五两(150g)。
用法用量
1、现代用法:上切、除枸杞子外捣筛为散,取枸杞子研晒如作米粉法,晒7日,一晒一研,取前药散和之,又研。每服3g,酒调服。
2、古代用法:上六味,切,捣五味,三筛下为散,取枸杞子燥,瓷器贮,研晒如作米粉法,七日晒之,一晒一研,取前药散和之,又研。每服一方寸匕,和酒食进之。
功用
长阳气。
主治
百病。
方义
枸杞子,味重而纯,故能补阴,阴中有阳,故能补气。所以滋阴而不致阴衰,助阳而能使阳旺;干姜,能引血药入血分、气药入气分。又能去恶养新,有阳生阴长之意;白术,乃扶植脾胃,散湿除痹,消食除痞之要药也。脾虚不健,术能补之,胃虚不纳,术能助之;吴茱萸主心腹疾,积冷,心下结气,疰心痛;疗遍身顽痹,冷食不消,利大肠拥气;蜀椒温中止痛;除湿止泻;橘皮主气滞,破积结,少阳经下药也。诸药合用,可长阳气,治百病。
文献摘要
《外台秘要方》:“又枸杞子散方。枸杞子五升,干姜五两,白术五两,吴茱萸一升,蜀椒三合,汗,橘皮五两。上六味,切,捣五味,三筛下为散,取枸杞子燥瓷器贮,研曝如作米粉法,七日曝之,一曝一研,取前药散和之又研。随饮酒食等,即便服一方寸匕,和酒食进之,如此能三年服,非但疗百病,亦长阳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