瘤枝葡萄Vitisdavidii(Roman.)Foexvar.Cyanocarpa(Gagn.)Sarg.,葡萄科植物的一种,产于湖南。落叶木质藤本,生活于海拔1500m以下,主要分布在山坡,路旁灌丛中。在甘肃,陕西,湖南等多省均有分布。
中文名:
瘤枝葡萄
形态特征:
落叶木质藤本
最高海拔:
1500
生境:
山坡,路旁灌丛中

 目录

简介

种中文名:瘤枝葡萄
种拉丁名:Vitisdavidii(Roman.)Foexvar.Cyanocarpa(Gagn.)Sarg.
科拉丁名:Vitaceae
形态特征:落叶木质藤本
最低海拔:以下
最高海拔:1500
生境:山坡,路旁灌丛中
是否栽培:野生
国内分布:湖南

植物学性状

嫩梢

梢尖及未完伞平展幼叶黄绿色,外被刺毛,已展幼叶两面紫红色,上表面有光泽
,下表面叶脉疏生刺毛,叶缘锯齿黄绿色。嫩茎阳面深紫红色,叶柄及幼茎生刺。

成龄叶、枝

叶中等大,卵形至长卵形,长15.9~16.9cm,宽11.7~12.4cm,全缘。上表面粗糙,有泡状至大泡状凸起,下表面蓝灰色,叶脉上有黑色透明腺点j叶缘锯齿疏而小,双侧凸。叶柄洼闭合或开张矢形,叶柄长8.0~13.7cm,有短刺或刺痕:一生年老枝红褐色,有条纹和至中密稀短刺枝。粗5~6cm,节问长7~8cm,截面椭圆至扁圆形,扦插生根困难

花、果、种子

雌雄异株。雌能花雄蕊4~6枚,花丝水平向外:果穗极小,细长柱形,长6.2~8.2cm,宽2.8~3.2cm,平均重4.8~9.29,松散至极松散。果粒极小,重0.3~0.369,黑色,果粉厚.果皮厚韧,无涩味,汁较少,几无色,出汁率54.9%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.5~15.8%,每果实有种子1~3粒,种子卵圆形,喙中长,果肉有肉囊,与种子不易分离

生物学特性

物候期

4月下旬萌芽,5月下旬开花,7月中下旬果实着色,8月底果实充分成熟。由萌芽至果实完全成熟约126d,应该属于中早熟种,但果实充分成熟期在8月底,实为中晚熟种。

结实特性

第一果枝位于结果母枝基部第二节,果枝率31.9%~67.1%,果枝平均1.3~1.6穗,1个果枝最多4穗,结实系数0.4-1.1

抗逆性

对霜霉病抗性株系问差异很大,有抗性强到易感病的不同类型,高抗黑痘病和根癌病,较抗白粉病。抗寒性弱,在一20℃冰箱冷冻温度下,枝条萌芽率仅为7.9%,在一25℃时已全部失去萌芽力

地理分布

分布于甘肃天水、成县、迭部、文县、武都、康县、两当、徽县、舟曲;陕西岚皋、镇安、南郑;河南淅川、西峡;湖南凤凰等县(市)

生境

山坡,路旁灌丛中。

 词条相册

瘤枝葡萄 - 百纯百科